第(3/3)页 太子就是得进步,就是要往前走。 不仅仅是太子的个人意愿,还有所有跟随太子的官员,武将。 他们的欲望,追求,跟太子绑定在一起。 一朝天子一朝臣。 官职是有限的,座位也是有限的。 你想上去,别人就得下来。 太子不上去,后边跟着的人怎么上去? 皇帝不下来,太子又怎么能上去。 李承乾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因为谋反是事实。 再大的功劳,能掩盖住谋反的事实吗。 当李世民知道太子真的要谋反,铁证如山的时候,李承乾还能继续当太子吗。 对于房玄龄的动作,李承乾是有感知的。 也很清楚,现在的房玄龄对他下手,肯定就是在谋反这件事上。 贺兰楚石那边,已经安排到军营里来了。 然而不是说把历史上谋反的点切断,就能把谋反这件事彻底掩盖下去的。 没有纥干承基,没有贺兰楚石。 但还有侯君集,赵节,杜荷,李安俨,李元昌,李德謇。 李承乾能把他们全部都干掉吗。 那么谁又能保证,这么多人,每个人都不出任何问题,都绝对不会泄露太子谋反的事情。 房玄龄这么老谋深算的一个人,他会想不到,太子如果谋反,会跟哪些人有所关联。 只要顺着这些人往下不断去查,总是能查出蛛丝马迹的,总是能把谋反的证据找到的。 谋反这种事,是要让别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知道了,再去找证据,就变得简单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李承乾如何去防备,总会有防备不到的地方。 所以摆在李承乾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不断去往前走,争取到更多的权力,乃至于更多的兵权。 只有当手里的军队,已经能够跟二凤都比肩的时候。 那么谋反的事情,就能盖过去了。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看,所有皇子中,确实是没有比太子更为适合继承皇帝的儿子了。 太子继承皇位,肯定能带领大唐走向更高的巅峰。 可从来不要去以此揣测人心。 史书浩瀚如烟,然而总结下来就四个字,争权夺利。 权力的诱惑,尤其是当皇帝的诱惑。 一旦你低估他,就会遭受到惨痛的代价。 为了皇帝这个位置,骨肉相残,父子相杀,比比皆是。 能上位的,从来不是比的谁更优秀。 而是比谁够心狠手辣。 所谓皇家无情,不外如是。 所以当李世民知道李承乾确实在准备谋反的时候,是废太子呢,还是废太子呢。 暮色降临。 李承乾看着天上明月,陷入沉思。 于此同时,太极宫中。 李世民好像也有什么感受一般,抬头看向天上明月。 “阿难,你说,朕是不是错了。” “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打消太子伸手兵权的想法。” “当年,朕便是依靠着玄甲军,屡立战功。” “如今,太子同样掌有五千重骑。” “他会生出,当年朕那般的心思吗。” 知子莫若父。 可现在的李世民,已经有些看不懂太子了。 张阿难喉见滚动,却开不了口。 他总不能说太子仁德孝顺,不会跟陛下当年那样,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吧。 那岂不是说陛下不仁德孝顺了? 所以还是闭嘴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