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内侍坐在马车上。 出了长安朱雀门,向着城外太子军营而去。 他自然想不到,自己已经变成了惊鸟的弓。 太子那边,已经是蓄势待发了。 偶有看到疾马跃过,也没当回事。 不会想到这些骑着的人,正是在汇报关于他的行踪。 当他来到太子军营的时候。 就看到这么一幕。 一列列穿戴明光铠的缇骑,手持丈二马槊,腰间挂了强弩,横刀。 连战马都披上了马甲。 一丈二尺,就是四米。 四米长的马槊,就这么拿在骑兵的手里。 当一排骑兵迎着马车过来的时候,张阿难都不由是紧张了起来。 这是真正的战争之王。 骑兵与战马尽皆披甲,哪怕是箭雨落下也毫不畏惧,四米长的马槊,在配合战马冲锋带动的力量,可以轻易的将一名士兵直接挑飞。 在这等战马冲锋的马槊面前,铁甲盾牌都会被轻易洞穿。 手持马槊的骑兵,不需要其他复杂的动作,只需要一刺一收,就能在战场上轻易收割。 数米的距离,步卒连人都碰不到,就要被捅死。 “军营重地,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为首的骑兵,大声喝道。 马夫当即训斥道:“放肆!此乃陛下身边内侍张内侍,奉陛下诏敕,来此面见太子,尔等还不让开。” 闻言,斜指的马槊被举了起来。 骑兵们也纷纷让开了道路。 张阿难眉头紧锁。 现已是巳时中,也就是上午十点。 烈日高悬,哪怕是清晨披甲操练,到了现在,也该是卸甲歇息了。 而太子这里,似乎没有要歇息的意思。 “张内侍见谅,今日太子有令,全军军演,多有冒犯。” 为首的缇骑开口说道。 张阿难闻言,这才恍然。 马上就要东征,太子实行军演倒也正常。 在这烈日炎炎下进行军演,也是对将士们的磨炼了。 进了军营,随处可见一列列全副武装的骑兵。 这场面还是很震撼的。 日光下的明光铠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真就犹如一群天兵天将那般。 唐军能在战场上百战百胜,明光铠有着巨大功劳。 敌人见了这等场面,心神都被夺走了,哪还有什么底气与之战斗。 就算是鼓足勇气,一轮钢铁洪流的冲杀下来,也是要被碾压得支离破碎。 中军大帐内。 “拜见太子殿下。” “张内侍请坐。” 李承乾面带微笑,神色如常:“不知张内侍这次来,父皇那边可有什么交代。” 入了这大帐,想要离开,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只要张阿难暴露出有涉及到谋反的说法。 李承乾一声令下,则门外的卫士便会冲进来,将张阿难给绑了。 不过实际上,张阿难是没想这么多的。 笑着说道:“是关于昨夜殿下罢免城门郎的事情,陛下对此有些生气,想问问殿下,为何要在宵禁后出城。” 李承乾略微沉默后说道:“昨日在东宫晚膳后,感到有些困乏,便小憩了会。” “当时做了梦,梦中有关于军营动荡之事。” “是以醒来后心中担忧,又怕这是上天示警,这才夜出长安,到了军营里才安下心来。” “可能是东征在即,心有所忧。” 这个借口听起来有些荒唐,但却是李承乾跟苏定方商量多次后,能够找到的最好借口。 梦境示警这等事情,在历史上也是总有发生,自汉朝后,董仲舒于儒家学说提出天人感应,作为大唐太子,有上天庇佑亦是寻常。 对比做梦这个借口,反而是其他理由很难站住脚,随便一查就能露出破绽。 梦境这等事情,自然就无从查起了。 反正不怪别人信不信,自己信了就行了。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暗暗观察着张阿难的神色,试图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然而张阿难在听完后,神情变得有些肃然。 “原是如此,或是殿下心忧东征,这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不过既是有关军营东征之事,当不可小觑,还请殿下详细描述一番,臣也好禀告陛下,令太卜署占卜解梦。” 儒家学说的天人感应,奠定君权天授的思想。 皇帝被视为天子,权力来自于上苍的授予。 所以有关梦境出现的内容,通常被认为可能是上天的启示或警示。 比如李世民曾经就梦到一位白衣仙人,仙人告诉他将会有一位贤臣辅佐他。 后来李世民果然遇到了魏征。 这个事情,在如今的民间,依旧还津津乐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