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代表着东征高丽胜利的第一步。 君臣议事。 李世民笑道:“按照接下来的安排,攻下盖牟城后,便是辽东城了。” “以全部之主力攻克辽东城,则东征之胜,已是过半。” 李靖说道:“辽东城比之盖牟城更难攻克,恐怕需要耗费更多兵力跟时间。” “眼下最大的关键,是要保障攻城时,后勤粮草之供应。” 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褚遂良等人点头赞同。 李世民道:“太子跟李道宗在辽东城待了这般久,应是已经打造了足够多的攻城器械。” “可为攻城提供更多之便利。” “房卿,如今已经筹备了多少粮食送去。” 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分管户部,军队后勤供应这块,一直都是房玄龄在负责。 “回陛下,已经调用了三百万石粮草,正在送往辽东城的路上。” 李世民微微皱眉:“怎得如此之少。” 五十万人一月所需,大概是在三十万石粮食左右。 正常来说,三百万石都能吃差不多十个月了。 可实际上不是这么算的,因为路上的消耗是大头。 十石粮食在路上就要被消耗掉九石,往往送到军队里,只有十之一二。 补给三百万石,送到三十万石。 也就只能支撑大军攻城三十日。 若三十日不曾攻克辽东城,那就只能因为粮食的问题撤军了。 这也是最为无奈的选择。 “陛下,今年大量民夫被抽到,各出农田荒废,无人收割,以至于河东道,河北道,河东道三道之地收成锐减,若太过征税,怕是对于民生过于影响。” 房玄龄给出了解释。 大量抽调民夫,自然导致劳动力不足,粮食产量减少,这是必然现象。 李世民想了想,道:“从南方运粮,再抽调三百万石送去。” 没高丽之战,不能让大军亏在后勤上。 只能是先苦一苦百姓了。 众人闻言,尽皆称是。 现在局势对大唐来还不错,攻下盖牟城,就等于走出了第一步。 此时。 兵部主事急匆匆入宫。 连忙上报军情。 宦官得了消息后,连忙入殿汇报:“禀陛下,边关急报,大捷,辽东城破。” 这道消息,犹如一道炸雷。 直接就在殿内炸开。 李世民都怀疑自己是听错了。 “你说什么?大捷?辽东城破?” 一连三问。 宦官连忙回道:“陛下,兵部主事就在殿外候着,边关的急报已经送来。” 李世民赶忙道:“宣。” 殿内,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都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他们刚刚还在商讨关于围攻辽东城,准备后勤的事情。 转头辽东城就破了? 昨天才有盖牟城被破的消息,侯君集跟李勣会分身术还是咋滴,一口气把辽东城也破了? 不管是谁,都没有想到太子那快去。 因为太子手里是五千骑兵。 怎么。 马踏辽东城啊。 用脚指头想都不可能,想都不用想。 很快,兵部主事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满脸喜色。 “恭喜陛下,大捷,太子半日破辽东城。” 这话一出。 所有人感觉脑子不够用了。 李世民都懵了。 什么可能想都想过了,就唯独没想过太子。 兵部主事也知道这个消息有些奇特,赶忙把急报上呈。 张内侍接过后给陛下送上。 李世民打开查看,这一看,眼睛都瞪大了。 “陛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魏征忍不住开口问道,他性子比较急。 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说,把急报递了下去 “诸卿看看吧。” 魏征当即接过,看完后一脸震撼。 随后是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 气氛有些怪异。 大家都有些沉默,不知道怎么开口。 急报的内容很快。 太子上报,借霹雳火之威,以慑辽东城,半日城破,大捷。 “太子应该不会拿这等事情开玩笑的。” 长孙无忌迟疑着开口说道。 这个消息,怎么看都感觉有些假。 霹雳火是啥。 半日破辽东城。 听上去跟天方夜谭差不多。 反而让人感觉到有些不真实。 魏征也开口道:“辽东城破,这等大事,必然大肆传播,稍加打听便能清楚,自当为真,大捷。” 房玄龄没有开口。 这里头猫腻蹊跷太多了。 半日破辽东城这等事迹,委实是太过于夸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