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陆仝只是简单的一步,谁知道太子到底埋了多少暗手? 这让李治有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备马,入宫,我要拜见父皇。” 李治当即传令。 当然,父皇昏迷,这个时候他也不见不到。 但不是为了见父皇,而是为了见媚娘。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只能从媚娘那边寻求办法。 —— 李泰也没闲着。 思索良久,考虑现在是最为关键的时候。 权势感觉作用不大了,关键还是兵力。 能从哪借兵呢。 想来想去,还是要到五姓七望这边走。 于是,李泰精心安排了一场私密的会面,地点选在府邸中一处幽静的庭院。 庭院中,繁花似锦,流水潺潺,可在场众人的心情却如乌云笼罩,压抑而凝重。 不多时,清河崔氏长公子崔盛玉、范阳卢氏长公子卢志杰、太原王氏长公子王景辉、荥阳郑氏长公子郑宇轩、陇西李氏长公子李睿文等人陆续到来。 博陵崔氏跟赵珺李氏的长公子并未在长安,因此李泰也没有邀请。 这等事情,不是长公子,某个管事代表没啥用。 李泰满脸堆笑,没有摆魏王的架子,亲自迎接,将众人引入厅中。 “诸位公子,今日邀大家前来,实乃形势所迫,关乎我等共同利益。” 李泰开门见山地说道。 崔盛玉微微皱眉,目光扫视众人,率先开口:“魏王,不知此番紧急召见,所为何事?如今朝堂局势动荡,我清河崔氏亦是谨慎行事。” 李泰沉声道:“崔公子想必也知晓,太子李承乾如今兵临城下,意图入城掌控大局。若让他得逞,我等都将面临巨大危机。本王此番,是想恳请诸位家族能在兵力上给予支持,助我一同应对太子。” 此言一出,厅中顿时议论纷纷。 卢志杰轻咳一声,说道:“魏王,此事非同小可。我范阳卢氏虽说在各地有些产业,可在长安城中并无现成的兵力可供调配啊。仓促之间,实在难以相助。” 王景辉连忙点头,附和道:“卢公子所言极是。我太原王氏在长安的人手,多为府中杂役、护院,上不得战场,实在无法为魏王排忧解难。” 说到底,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魏王这边的赢面不大了。 尤其是在出力这么多年,魏王依旧没能取得优势的情况下。 放弃谈不上,可要说帮着魏王去跟太子死磕,就犯不着了。 李泰心中焦急,面上却保持镇定,说道:“诸位公子,本王也知道各位在长安城中明面的兵力有限。但本王听闻,五姓七望向来底蕴深厚,各家都有培养死士的习惯。若能将这些死士借予本王,定能助我扭转乾坤。” 李泰在心中算过,几家哪怕一家借他个三四百人,那也有个两千左右了。 加上他自己的兵力,晋王那边的兵力,必然能对太子的一千兵马,有着绝对优势。 只要太子下马,这太子位还不是手到擒来? 郑宇轩脸色一正,语气坚决地反驳道:“魏王殿下,这话从何说起?我荥阳郑氏向来奉公守法,谨遵朝廷律令,怎会行那培养死士的犯禁之事?” “如果魏王需要钱粮,尚可尽力筹措。但这死士一说,实在是无稽之谈,魏王莫要轻信。” 李睿文也跟着表态,神色严肃:“郑公子所言极是。我陇西李氏亦是名门望族,世代忠良,家族传承靠的是德义与学识,岂会私下豢养死士?不过,在钱粮物资上,我家族愿略尽绵薄之力,支持魏王。但死士之事,恕我等实在无能为力。” 崔盛玉微微摇头,一脸无奈:“魏王怕是被不实之言误导了。” “我清河崔氏向来以仁孝传家,怎会有此等违背纲常伦理之事?” “培养死士,那可是大逆不道之举,我崔氏绝不可能参与。但若是钱粮相助,只要魏王有需求,我崔氏定当鼎立支持。” 李泰见众人矢口否认有死士,心中虽恼,仍耐着性子劝道:“诸位,如今朝堂形势危急,太子一旦入城,必定会大力打压异己。” “诸位与我一体,太子岂会轻易放过?死士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奇效,助我扭转局势。即便你们担心暴露,本王也可保证,绝不会泄露半点风声。” “再者说,钱粮虽重要,可此刻我最缺的是能与太子抗衡之兵力。诸位若不帮我,等太子站稳脚跟,诸位家族怕是再无安宁之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