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义府不禁赞叹:“晋王之计,实在高明!如此,我们里应外合,定能让魏王和褚遂良陷入绝境。” —— 大明宫。 演武场上,金鼓之声震天。 这是在操练军队。 李承乾深知,兵权才是王道,所以从来不曾荒废将士的操练。 杜荷在一旁轻声问道:“殿下!晋王与李义府暗中谋划,欲借立柱之事扳倒魏王,此事殿下当真不打算过问?” 晋王府跟魏王府,现在就跟筛子一样,已经布满了李承乾的眼线。 李承乾微微摇头:“不过是小儿科的把戏,有何可在意?” “百姓历经战乱,急需休养生息。这些才是我该关注的大事。” 李元昌说道:“可是殿下,晋王此举意在储位,若让他得逞,对殿下也不利。毕竟魏王倒台后,他便是殿下最大的对手。” 李承乾冷笑道:“若连这点手段都应付不了,何谈继承大统?我要的不是靠阴谋诡计除掉对手,而是让大唐真正成为万邦来朝的盛世强国。到那时,谁还敢质疑我的地位?” 不管是魏王还是晋王,真还不不被李承乾看在眼里。 就现在来说,杀他们不要太容易。 赵节皱着眉头道:“可殿下,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我们若不有所行动,恐怕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李承乾冷笑:“你们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行动?” “是像晋王那样,在背后搞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是像魏王,妄图靠讨好父皇来获取青睐?” “我要做的,是新政!是让大唐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杜荷若有所思道:“殿下所言极是。可新政谈何容易?不说陛下,便是朝堂上稍有不慎,便会惹来非议。” 李承乾淡淡道:“非议?我岂会怕那些?当年父皇发动玄武门之变,背负多少骂名?可如今,谁不称赞他是一代明君?” 李元昌收起折扇,正色道:“殿下有此决心,我等自然全力支持。可具体该如何,还请殿下明示。” 李承乾道:“就是趁着这个机会,整顿吏治,改革科举。” “此事,便交由汉王负责。” 众人顿时明白,太子这是要对长安官员下手了。 李元昌当即开心道:“殿下放心。” 次日。 李元昌就按照太子的意思,开始抓人。 “长安市令王明德,借修缮朱雀大街之名,贪墨工部银钱三千贯;鸿胪寺丞周显,收受西域商队贿赂,私放违禁货物.” 杜荷凑近细看,神色凝重:“汉王,王明德乃长孙无忌堂弟,周显又是褚遂良门生。若贸然动手,恐会惊动朝堂各方势力。” 李元昌厉声道:“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势力硬,还是我的刀硬!” “太子既让我处置此事,自然容不得半点马虎。” 杜荷迟疑道:“或可先从品级较低的官员入手,循序渐进。譬如京兆府户曹参军张立,近日被百姓状告强占民田,证据确凿。拿下此人,既能震慑宵小,又不至于触怒权贵。” 李元昌摇摇头:‘太慢了,太子殿下会不高兴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