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曹操平定翼州(1)-《史书三国传》


    第(3/3)页

    袁尚败军回城,袁绍听闻大叫一声吐了口鲜血昏厥过去。

    至半夜,袁绍醒来,自感不好,便令人将印绶取来,抱着印绶

    声音低弱地问逢纪,“袁谭回来了没?”

    逢纪道,“还没有。”

    袁绍很是失望,看了看身边的袁尚、袁熙、逢纪、审配及几位妻室。

    “快去叫他来!”袁绍焦急地道。

    审配道,“主公少安毋躁,大公子正在路上,不久便到。”

    袁绍抱着印绶又吐了一口血。

    “父亲,”“父亲。”袁熙、袁尚跪爬几步叫道。

    逢纪给审配使了个眼色,审配对袁熙道,“二公子,现曹军就在城外,你还是回营统领兵马做好防备,以防曹操攻营,你在这里也于事无补,万一曹军来攻,你可有失职之罪啊。”

    逢纪道,“是啊二公子,你快些回营吧。”

    袁熙虽然不放心袁绍,听他们二人这么一说,倒是担心起来,只得回到城外营寨。

    逢纪把袁尚叫出来,低声道,“主公病情十分严重,恐难熬过今夜,看主公的意思是想将冀州牧的印绶交于袁谭,我们不如这般这般办……”

    袁尚点头。

    逢纪便写了一份遗嘱,让袁尚偷取来袁绍的印章,在遗嘱上盖上印章,偷偷藏在袁绍的枕头底下。

    深夜,袁绍没等到袁谭到来,便撒手人寰了。

    袁熙、高干听闻后进城,逢纪从袁绍的枕头底下取出遗嘱,念道:众卿及子袁谭、袁熙、袁尚,我自感身体不佳,恐不久离于人世,我走后,由袁尚代为冀州牧,统领青、幽、并、冀四州,望你们兄弟齐心协力,以至对外,共同治理好冀州……”

    袁熙听后即率众人拜袁尚为冀州牧。

    次日,袁绍军营遍立白旗,曹操使人打听,才知袁绍昨夜已死,众将听闻喜出望外,纷纷来到中军帐,向曹操请战。

    曹仁道,“主公,袁绍已死,其军心必乱,请主公下令攻打邺城!”

    曹洪也道,“请主公下命令吧!”

    众将也齐声附和。

    与众将不同的是,曹操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表情凝重,似乎曹军遇到了什么困难之事。

    袁绍的突然死亡,这让曹操感到有些伤心,毕竟曹操和袁绍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并肩在一起战斗过,并且一度结为盟友,袁绍帮助过曹操,在曹操征讨董卓遭到残败之后,无处可依,袁绍便表曹操为东郡太守,后来曹操讨陶谦,袁绍更派朱灵率几千人马来助战,朱灵也留下来做了曹操的大将。这一切,曹操还是记在心上的。

    不过情归情,义归义,两个人因争霸天下还是开打了,结局是袁绍败亡。曹操想想这些不免伤感起来。

    众将纷纷请战,曹操看向郭嘉,问郭嘉道,“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道,“主公,我以为我们现在应即刻撤军。”

    众将惊骇,这郭嘉怎么了?脑子进水了还是私通了袁绍?

    曹操问,“呃,你说说看。”

    郭嘉道,“现在袁尚为冀州之主,袁谭身为长子绝对不会服气,且有郭图、逢纪这样的谋臣在里面搀和,他们兄弟俩必然反目。但如果我们现在进攻呢,他们兄弟必定会抱团抵抗,所以我说,我们不如撤军,我们走后,待他们兄弟反目后我们再个个击破,冀州可平矣。”

    “好,奉孝之言正合我意。”曹操喜道。于是,曹操便下令撤军,回许都。

    邺城内,袁尚正着手处理着袁绍的丧事,忽探马来报,“报!少将军,曹操已拔寨撤军,渡过黄河,正向许都返回。”

    袁尚不敢相信,问道,“曹操撤军了?你探的可属实?”

    “我一路跟随,曹军确实已渡过黄河。”

    “好,好好,”袁尚乐了,问逢纪,“你说曹操为何撤军?”

    逢纪道,“定是新野的刘备发兵攻打许都,曹操这是回救去了。”

    “哈哈哈哈,”袁尚笑道,“刘备真是我等的大救星也!”

    话音刚落,又一探马来报,“报,少将军,青州刺史袁谭率五万大军已过黎阳,正向邺城而来。”

    袁尚大惊失色,呆了片刻,才问逢纪、审配,“袁谭率大军而来意欲何为,他是不是想来夺这冀州牧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