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铜雀台(6)-《史书三国传》


    第(3/3)页

    于是次日,在刘表宴请刘备的酒席间,蔡瑁便向刘表提议,让刘备从新野撤军去增援黄祖。

    刘表想想也是,孙权在江夏攻打的甚急,一旦江夏失守,那么孙权可以逆江而上直奔襄阳,那样襄阳就危险了,虽然刘表的军队在长沙还有驻军,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刘表便令刘备发兵回撤,待到达樊城后率水军顺江而下去驰援江夏。

    刘备不曾想蔡瑁会有这么一损招,拿不定主意,便看了看孔明,孔明冲他微笑着点点头。刘备会意,当即答应下来。

    刘表大喜。酒宴过后,刘备辞别刘表返回新野。

    在路上,刘备就对孔明道,“这定是蔡瑁的计策,他想离间我们与刘表的关系,如果我们从新野撤军南下,那曹操定会乘虚占领新野,那我们将要去哪里安身?”

    孔明微笑着问,“主公,你以为曹操南下我们守的住新野吗?”

    “守不住。”“然也,既然守不住,我们何不早撤,这样总比曹操打到新野了我们再撤强吧,真若那样,我们再撤就难了,所以,我们正好借机南撤。”

    |

    “那我们撤回来又要到那儿安身?”

    “主公不必忧虑,我们到了樊城,自有安身之处。”

    “好,那我们就撤!”

    待到达新野后,刘备便率军南下,带上全部家眷老小,将大部分物资带走,只留下刘封领二百骑兵驻守,以监视曹军动静。

    刘备在新野平稳经营了七八年,这期间曹操将精力都放在了消灭袁绍势力及三都乌桓上,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因此兵力已发展到一万余人,所积蓄的物资也很多,车推马拉,象一条长龙缓缓地往樊城而去。

    而此时的江夏正处在激烈的战斗之中。

    孙权亲自统兵,对江夏已攻打了十多天,这已经是孙权第三次来攻打江夏了。江夏的守将黄祖因十多年前在岘山射死了孙坚,因此成了孙权不共戴天的仇人,孙权一心要为父亲报仇,大有不杀掉黄祖决不罢休的气势。

    江夏这边黄祖可谓被攻的焦头烂额,前几日甘宁率五千水军从襄阳来救,正赶上孙权部将凌操率水军包围了黄祖,眼看着黄祖的水军被凌操分割吃掉,甘宁率一支船队来了,甘宁远远见凌操在舰船上指挥,便摘弓取箭,一箭将凌操射死,东吴兵大乱,甘宁乘势攻杀,一举击败了东吴的水军。

    甘宁救了黄祖又击败了东吴的水军,本以为黄祖会奖赏他,却没料到黄祖连个谢字也没有,反而让他率兵协助大将苏飞防守前线,甘宁十分气忿,晚上便约苏飞在一起喝酒。

    说起来甘宁与苏飞也是老相识了,当年甘宁在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做“锦帆贼”时,感到这样长期混下去也没意思,便投到了益州牧刘焉的手下做了一名郡丞,后来刘焉病死,甘宁卷入了一场内乱,战败后去荆州投靠了刘表,屯驻南阳,后来甘宁见刘表对自己有轻慢之意又不思进取便决定弃刘表去投孙权,待到达夏口时遇到了守将苏飞,苏飞便邀请甘宁到营中一叙,热情款待,甘宁觉得遇到了知己,便留了下来。

    苏飞见甘宁英雄,便亲自数次到襄阳通融,刘表这才任用甘宁为水军统领,调到樊城操炼水军。

    甘宁心情不好,喝了一会便有了醉意,对苏飞道,“兄弟,你知道刘表和黄祖为什么不重用我吗?因为我是个锦帆贼!他们瞅不起我也无所谓,可现在我射杀凌操救了黄祖立了大功,黄祖他还瞅不起我,这就是他的不对了!想我堂堂七尺男儿有一身的本领竟受如此之气,兄弟,这口气,我咽不下去啊。”

    苏飞也对甘宁的遭遇感到不公,便道,“我多次向主上推荐你,主上不肯重用,凭将军之本领做个都督也不为过,可现在将军仅仅是个水军统领,今天又受到如此之气,唉,日月流逝、人生几何,将军不如另寻他处,去成就一番大事。”

    甘宁道,“我正有此意,可是,我射杀了孙权大将凌操已经没有机会了。”

    苏飞小声道,“我听说孙权心胸宽大,可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将军不如去投靠他,给我做个引见,日后我也前去投奔。”

    “你说的可是真心话?”

    “天地为证,若有欺万箭穿心。”

    “好,今夜我就前去投奔。”

    两个人商量好,甘宁率一支船队悄悄顺江而下前去投奔孙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