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再言南迁者,斩!-《密十三》
第(2/3)页
石先生又是一笑言到:“你这鬼话连篇的天象之说都敢不知羞耻的乱说,我中正一脉皇家钦点天地人主脉,却不能发表言论这是何理,如若我们都是胡言乱语那你着阴阳星象不也是虚无依据,和你之前所说可谓是自相矛盾。”
话音刚落却见曲向天给石先生抱拳行了一礼走出来,冲着众大臣喊道:“土木堡之耻我大明定当报仇雪恨,岂能不战就言迁都,战定要战,战必胜之!”
于谦大喝一声好然后说道:“主张南迁之人该杀,京城是国之根本,不可动摇,独不见宋南渡事乎。”这一语算是说中了关键,石先生点点头,心中暗道于谦真是个人才,得此人是大明百姓之福啊。
北宋靖康之耻的确不能忘却,宋钦宗宋徽宗两位皇帝被金兵所俘,连同后妃宗室几百人一起押会北方,从此北宋灭亡,北方百姓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此刻如果南迁国家的根本动摇,不战而败众臣斗志全无,难免重蹈北宋灭亡的故事,到时才真的是亡国之患。
众大臣纷纷低头不语,众人被于谦的正气,曲向天的豪气所震慑住了,只有徐珵一时不服气看向朱祁钰,朱祁钰有些慌乱眼神扫视着,却正与卢韵之的目光对上,他在卢韵之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坚毅,于是猛然大声说道:“再言南迁者,斩!”然后一拂袖,离开了大殿。
于谦和石先生待众大臣退去后,两人长长的舒了一口,今日朱祁钰第一次主持早朝,最难熬的一天算是过去了。
清晨钟响之后,宫门大开,众大臣按照品级高低顺序先后走进宫中,他们已经在宫门外等候了一个时辰了,虽然每日都是如此,但是能够混到上朝资格的官员年纪也都不清了,自然是困意连连却又不敢眯眼打哈欠之类的,因为肃立的大臣的两侧站着纠察御史,如果有这些犯困的举动那他的官运可算是到头了。
不过今日每位大臣都是精神抖擞,毫无一丝困意,与往日那强打着精神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因为新的统治者朱祁钰要上早朝了,虽然朱祁镇能否回来还是个未知数,但是今天或许是自己改变命运的时候,总之所有人都在兴奋着,心中各自打着小算盘。
众大臣过了金水桥,列队在太和殿前等待朱祁钰的到来。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朱祁钰到了,身后跟着的于谦回到了队列之中,金英紧跟朱祁钰站在身后为他宣旨。让众大臣所震惊的是在大臣与朱祁钰之间距离的左侧站着几个人,正是中正一脉石先生以及他的徒弟们。
能入殿的大臣大都知道石先生,更有逢年过节前去拜会的大臣,此刻心中早已打起了算盘,知道石先生是在这危急关头违抗太祖遗命前来干政了。虽说祖宗遗命不可违,但是这也只是一句空话,想当年朱元璋在宫门口立一三尺高的铁碑上书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王振一上台就命人移走了这块铁碑,哪里管什么太祖高皇帝所立的。
不过人性就是如此,欺软怕硬,石先生虽然不愿与官场之人打交道,但是为人和善人人皆知除了当年怒踢王振以外,众人倒没见过石先生发过火。王振则不同,睚眦必报谁要是得罪他了那简直是生不如死,斩首示众那倒是祖宗积德,就怕的是日日受尽折磨,自己充军在外妻女沦为官妓儿子发配边疆。欺负好人是一群酸儒的特性,石先生一现身立刻朝下也不论什么纠察御史了,呜呜泱泱的吵做一片。
中正一脉众人听觉哪是常人可比,早把大臣议论的话听到耳朵里。秦如风脾气最为火爆,当先站出来大喝一声,然后怒目圆睁着盯着朝下大臣,不管议论与否的大臣看到秦如风都好似见到下山猛虎一般不禁打了个冷颤,纷纷闭上了嘴巴。朱祁钰看到后微微一笑心想这可比自己威风的多,不禁多看了秦如风几眼。
石先生淡定自若低声说道:“如风,不得放肆。”秦如风称是然后回到石先生身后,不再说话,但是余威仍在,朝下顿时静悄悄的。太监金英高喝一声:“入早朝。”
四品以上的官员在朱祁钰的带领下进入大殿,毕竟朱祁钰只是监国,否则需要面圣官员先朝拜在入朝的,四品是界定能否有入殿资格的界限,待众大臣走入太和殿中,石先生才缓缓的带着中正一脉众弟子进入太和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