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完陈伯的介绍,林一微微一惊,忙朝那人行礼。 “原来是李堂主,失敬失敬。适才在集市上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李恒之抬眼望了他一眼,眼中带着笑意和一丝探究。 “无妨无妨,适才我在集市偶遇小兄弟,正好问了条路,没想到你竟就是仁医堂的林小郎中。 “我听文诚说起你多次,说你年轻有为、才思敏捷,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林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轻咳一声。 原来真是李文诚的父亲,怪不得那举止谈吐不凡……我刚才居然像推销锅盖一样给他推荐药皂,真是丢死人了。 “李堂主谬赞了,我不过是略懂一点旁门左道,哪敢与您这般老牌医者相提并论。” 陈伯一旁插话道:“李老弟可了不得,当年在江南一带行医时,可是名动医门,若不是后来建立了静心堂,如今恐怕早入御医之列。” “哪里哪里,陈兄过誉了。”李恒之轻抿一口茶,摆了摆手。 “如今医道讲究传承,而我这儿子,虽有天资,却缺了一把破旧立新的锐气。直到他说起仁医堂,说起你林一,我才动了来访之意。” 林一听得心头微震,目光不由地转向李文诚。 后者依旧负手而立,神情恭敬,但眼中多了一丝羞涩。 李恒之又笑道:“方才陈兄与我聊起往年事,仁医堂与静心堂,也算是一衣带水的旧识。当年鄢家鄢远山与我曾一同赴边塞行医,结下深厚情谊。” “是啊。”陈伯感慨道,“你们那一代真是风骨尚在。后来若不是那瘟疫,远山也不至于含恨早逝。” 林一听着两位前辈一唱一和,心中暗自感慨。 原来仁医堂和静心堂还有这段渊源…… 李恒之忽然转头,望着林一,“林一小友,听闻你对外科手术颇为了解,还曾指导文城操刀为病人施以开腹之术,可有此事?” 林一一愣,没想到对方会如此直接。 略一迟疑,便坦然点头:“是,确有其事。病人患急性肠痈,情况危急,我不得已为之。” 李恒之眼神一亮,缓缓点头:“你可知,此举在古今医门中,已不知有多少年无人敢尝?” 林一苦笑一声:“我非是胆大包天,只是……若不下刀,他那天就活不了。” 陈伯连连点头,“这孩子医术虽新奇,但行事谨慎、心思缜密,那一刀虽险,却也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