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隆中对-《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1/3)页
    这一次的恩科,分上午和下午两次考试。上午和下午分别考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
    这个考试制度,和大唐相比,简直太人性化了。
    比之后世明清的考试,更是不知道轻松了多少倍。
    考完之后,无数的考生走出考场。
    绝大多数的考生,脸色还是比较轻松的。
    题目并不难,相反还很简单,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够答完题目。
    当然了,这里面,也不乏有滥竽充数的考生。
    不过,这样的考生,毕竟是少数。
    考试之后,考官顿时封存试卷,然后调集改卷的考官,进行改卷。
    最终,经过十天紧张的改卷,最终分数出来。
    而李愔根据综合分数,将录取线定在一百三十分。
    一次性录取了一万一千多考生。
    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一小半的比例了。
    这种比例,在以前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然了,就算是在华夏国,估计以后也很难出现这么高的比例了。
    这一万一千人,将会被分配到十一个行政省。
    当然了,绝大多数人,担任的都是基本公务员的职能。
    华夏国的官职,和大唐,还有以前的各个朝代都不相同。
    以前的各个朝代,朝廷任命的官员,其实是很少的。
    在各大官员身边,还有庞大的幕僚群体。
    这些人,是官员私募的,依靠官员而存活。
    他们的薪酬,也都是由聘请他们的官员发放。
    而他们所处理的事情,其实都是协助他们的雇主,解决朝廷的难题。
    而现在呢?
    秦川将所有的官职,统统都纳入朝廷官员体系之内。
    这样,就不需要官员自己招募幕僚了。
    而就算最底层的公务员,薪酬都是普通工人的五倍,这还不算福利。
    因此,那些被录取的公务员,每一个岗位,都让人垂涎不已。
    当然了,这公务员,是铁饭碗,同时也可以说不是。
    因为李愔制定了考核制度。
    一旦考核不合格,或者在岗位上出现重大失误的话,是会被开除的。
    而一旦开除的话,以后将再也没有考取公务员的可能了。
    当然了,现在各层的官员,是分配的差不多了。
    但是还需要进行培训,还需要磨合,还不知道他们到底能不能适应这些岗位。
    必然还会进行岗位调整,或者对高分低能,不能胜任本职岗位的,予以辞退。
    总之,各个行政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不过对行政省的长官来说,这些问题,反倒都是小问题了。
    接下来,各个行政省,开始关心起了教育问题。
    没办法,从今年的恩科开始。
    以后每一年,都会进行考试。
    而所有官员的录用,都将通过考试来进行。
    这就相当于是大唐的科举。
    当然了,现在,华夏国用的也是科举的名字。
    而官员的考核,除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之外,第二个就是教育成绩,第三个就是稳定情况。
    既然已经将教育情况,纳入了官员考核之中。
    各地的官员,自然对教育问题,无比的重视。
    当然,各行政省的学校,基本上都已经建设完成了。
    因为李愔十分重视教育。
    在当初他们刚刚来到黄金州建立华夏城的时候,第一个建设的是民宅,第二个建设的是医院,第三个建设的就是学校。
    而现在,各个行政省的建设,也是学校和道路一起进行的建设。
    学校建设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师资力量的分配了。
    这些师资力量,华夏城,会对十五个行政省,进行平均分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