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包大人牛逼。” 唱至此处,已经是最后的高潮。 而经过前面的蓄势,不出意外,包拯敢于承担的行为,果然博得了满堂喝彩。 围观群众甚至顾不得是在打太后的脸,全都纷纷叫好。 好的艺术作品,是能够让人将情绪投入进去的,跟着里面的人物命运欢欣鼓舞亦或者悲伤沮丧。 现在,他们就已经陷入进去了。 现场如此,网络上更是沸腾。 “包大人,为官一任,终究不负百姓。” “我对这人间,又恢复信心了。” “包大人终于肯站出来为秦香莲主持公道了,为秦香莲感到开心。” 戏台上的秦香莲,已经和自己的子女抱在一起掩面相泣,场面极为感人。 在摄像机镜头下的这一幕,感动了万千百姓。 不过,有一批人,始终没有被感动。 那就是现场的这批文人,以及随着太后一起来看热闹的当朝诸公。 他们谁都不敢出声叫好。 就连包拯本人都不敢。 戏台里的包拯,行为固然大快人心,可是却也把太后得罪了个彻底。 现实里的包拯呢? 当激动的情绪逐渐退却,理智重新回到世人的脑海。 摄像头也适时的对准了看台,那里坐着太后,坐着包拯,坐着很多世人耳熟能详的名士大员。 这种场面极其古怪。 叫好声逐渐消失。 弹幕也渐渐无踪。 大家都知道,戏剧终究只是戏剧。 一切还是要回到现实。 陈世美所做之事,现如今已经无需多言。 只看包拯的决断就是。 今天这件事情,并未超出开封府的管辖范围。 太后看了一眼此刻已经面无人色的陈世美,语气不咸不淡,“今天看了一场好戏,哀家累了,想回宫了。嬛嬛,你不带着驸马一起回去吗?” 赵嬛嬛先是一愣,随即狂喜,飞快的点头,“皇奶奶,孙女扶着您。” 其余人还是沉默,包拯也没有动。 太后心中冷笑。 如果换一个场合,她是不会这样败坏自己形象的。 可是今天不同。 高大全如此挑衅,她要是不做出回应,真的让陈世美死在这里,那她太后的威严从此就一朝尽丧了。 这是太后绝对不能允许的事情。 所以,她宁肯失了民心。 再说,民众都是健忘的,过几天之后,谁还会记得陈世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