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梦里的我,-《盛宠之下2》
            
            
            
                
    第(2/3)页
    等萧玟送走了门客们,才想起来,招来负责照顾小六的人来问话,本来是想去见见小六的,得知她已经睡下便只能作罢。
    “小六姑娘晚膳用得如何?”
    “属下见她用得不多,似是没什么胃口。”
    “没胃口?”萧玟想起来,似乎他刚刚在福满楼见到小六的时候,小六也是一副蔫蔫的样子。
    “小六姑娘今天去了何处?”
    “六王府,雪府旧址,药铺。”
    萧玟明白了,他叹了口气,看着小六所在的厢房的方向。“看来,有些快乐是我给不了你的,是吗?”
    他转头吩咐道:“派个人去打听一下六弟的情况,还有,小六姑娘身边多加派一些人马保护。”
    那人“啊”了一声,问道:“这是为甚?”
    其实其中的缘由,萧玟还真不太方便和下面人说得很详细。
    当年祁国皇帝和凉国太子交易,把自己的儿媳妇作为和亲公主给送了出去。
    这事皇帝做得秘密,没人知道和亲公主就是六王妃,萧煜也很聪明地没有在朝堂上捅出来,雪太傅明哲保身,致仕远走,这样才换得了一个安全脱身的机会。
    萧煜和雪太傅都清楚,皇上此人,最是小气,偏偏又喜欢好名声,背地里什么阴私事没做过,但凡得罪他一点他都会报复回来,面上却还要装作一副开明大度的样子。
    小六在和亲路上服药,萧煜又把人给抢回来了,这妥妥的就是打了皇上的脸,小六要是死了还好,这要是被皇上知道了还活着,那小六离死也不远了。
    萧玟冷笑,他们的父皇,睚眦必报,就算不为了报复小六,也会因为小六当年竟敢违旨抗命心生愤恨,对小六痛下杀手的。
    他那么怕太子殿下发现小六的行踪,倒不是怕殿下对小六如何,只是皇上给殿下派的侍卫里,大部分都是他的眼线,要是被这些人发现了小六,那就不好办了。
    萧玟倒是不怕,毕竟他当初把小六姑娘带进长安城,这些他都已经考虑到了。
    只是……他希望小六无忧无虑的,而不是处处被人监视。
    至少,这两天能让她安生一些也是好的。
    亲信又问道:“既然这样,那您为啥要让她在街上闲逛一天啊。”
    “我拦得住她吗?”萧玟叹了口气。
    不过他没有十成把握,也是不敢贸然放小六出去的,皇上现在还不知道小六活着,但是他是知道雪家有两个双胞胎女儿的事的,所以就算有人向皇帝告密,说见过小六姑娘,皇上没见到本人,只会当成是雪倾城,而非六王妃。
    所以,只要不让皇帝见到小六本人,问题就不大。
    这事,萧玟也是在小六出事之后,偶然见到雪家另外一个女儿才知道的雪太傅有一对双生千金的。
    但是雪太傅为什么要瞒着有两个女儿的事,萧玟不好多问,只能一直装作不知情。
    “算了,既然关不住她,让她出去逛逛也好。”
    亲信总觉得,自家王爷对这个小六姑娘,着实太过于宽厚了些,他提醒道。
    “其实我瞧着那小六姑娘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我觉得我们将实情告诉她,她也能理解王爷的。”
    萧玟叹了口气。
    他又何尝不知道她会理解。
    但他怕的也是她的这份理解。
    小六的脾气他清楚,如果知道自己会给他带来麻烦,小六肯定转头就走。
    萧玟不放心,也舍不得。
    虽然知道小六注定是要回到萧煜身边的,可是这连哄带骗才拥有的几天相处时间带给他的快乐和满足,就像是能让人上瘾的罂粟,萧玟放不开手。
    “算了,多派点人手暗中保护吧,萧煜应该快要来了。”
    属下领命退下去了,而此时,一直在房内的人这才走出来,站在萧玟的身边,和他一同看着小六房间的方向。
    “四弟,您请小六姑娘来长安城,就是想把六弟给引来?”
    见到了殿下之后,萧玟就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了,有太子相助,小六也多了几分保障。说话的正是太子殿下,只是如今的他,已经一改平日里混沌的模样,站在萧玟的身边,那气度甚至还胜萧玟一截。
    “大哥,这是父皇欠六弟和弟妹的一个公道,我们做哥哥的,总要为弟弟出头才是。”
    太子殿下拍了拍萧玟的肩,兄弟对视一眼,相顾无言。
    有些话,已经不用说得太明白了,他们都懂。
    太子殿下子时才回到东宫,还没进门,就发现房里灯火通明。
    他暗道不妙,转身想走,身后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两个带刀侍卫,直接将他拦下了。
    太子眼神一转,摆出了平时惯常的那副吊儿郎当的表情,跟着侍卫走进正厅。
    刚踏进正厅,他就看到了端坐在上座,正在摆弄着围棋的男人。
    他嘟囔着叫了一声。
    “父皇。”
    “跑哪儿去了?宫里不让你玩蛐蛐儿,去外面玩去了是吧。”
    皇帝嫌太子不长进,将太子府里的蛐蛐儿都烧了,还把陪着太子玩蛐蛐儿的几个太监手都给打折了丢去了辛者库。
    太子事后想去看看那几个人,结果被告知他们连第一晚都没撑过,就活活疼死了。
    那之后,太子就再也不斗蛐蛐了。
    见太子殿下不回话,皇上把手中的旗子往棋盘上一丢,怒道:“朕问你话呢。”
    太子嘴角露出一副不易察觉的冷笑,再一抬眼,又恢复了平日里那副不成器的样子。
    他装作害怕极了,忙跪在地上。
    “父皇您息怒,您看您要是伤到了自己的身体多不好。我真没出去斗蛐蛐,这不是四弟游历回京,我去找他听听趣闻。”见皇上眉头皱起,太子殿下忙改口。“不是不是,是去了解民生民情。”
    “罢了,你也不用在我面前装了,你那四弟和你一样,是个游手好闲的主,整日里只知道风花雪月吃喝玩乐,还关心民生民情?”见太子坦白交代,皇帝的气也消了许多,他走下台阶,将跪在地上的太子给扶了起来。
    “你是一国太子,终归是要万人之上的,不要轻易给人下跪。”
    “我这不是看到您,腿软么。”太子一不小心,说出了心里的实话,但是在对上皇帝的眼神,他又很快就把话给憋回去了。
    “好了,时候不早了,你也早些休息,明日一早,来御书房,我要考察你的功课。”皇帝说着,就带着人准备离开。
    “啊。”太子殿下惊呼一声,颇为不情愿。“还要考啊!父皇您看您,身体康健,肯定能活到八十岁,哦不,一百岁,要不您把重心放在您孙子身上?就放过儿子吧。”
    “不成器的东西。”皇帝被他气得,拂袖而去。
    皇帝一走,太子妃立马上前来,将他扶进内室。
    “唉,你说说,为啥非要招惹父皇呢。”太子妃和太子殿下也是多年的夫妻了,她知道,太子殿下最后说的那一句就是故意气皇上的。
    皇帝有七个儿子,战场上没了三个,还有一个自贬为庶人,如今只剩下太子和三王爷、四王爷了。三王爷早就领了封地出长安城不问政事了,四王爷是个闲散王爷,诗词歌赋在行,朝堂政事从不沾手。
    如今皇子都只剩下三个,所以别说皇孙了。目前也只有三王爷生下了一位郡主,太子妃多年未孕,四王爷尚未婚配,更不用说了。
    太子殿下揉了揉有些发痛的膝盖,刚才演戏太过,一下子磕下去这膝盖还真有点疼。
    太子妃见状,忙说。“我来。”
    跟着太子殿下的这些年,她没少看太子被罚,推血化瘀的手法,她已经很纯熟了。
    太子殿下看着她,心生不忍。
    他捉住太子妃正在忙碌的手,叫着她的闺名。“阿棠,这些年来,让你跟着我受委屈了。”
    太子妃眼眶一红,却道:“太子对臣妾极好,臣妾不委屈。”
    “可是天下有哪个女子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呢。”
    太子妃伸出一只手,堵住了太子接下来要说的话。“这条路,是臣妾自己选的,臣妾不后悔。”
    话虽然这么说,太子妃心里不是不难受的。
    太子看着她这般隐忍的样子,很是心疼。“你的父亲是史官,你本来有比我更好的选择,不用跟我受罪的。”想到过去的事,太子笑了笑:“你看我,顽劣不堪,迟早会被父皇褫夺封号,没有几个人愿意当我的太子妃,也就你傻乎乎的跳进这个火坑。”
    阮棠温柔地看着太子,认真说道:“你不是火坑,如果不是有你,臣妾早就已经跟我父亲一样,死在边疆了。”
    她知道她游手好闲的外表下,是如稚子一般的单纯的心。
    当年她不顾父亲的反对嫁给了太子,当时皇帝还很满意这个儿媳妇。毕竟阮棠的父亲是史官,而皇帝最想做的是,就是名垂千古。
    可是就在阮棠嫁给太子的不到半年时间内,阮棠的父亲因为反对按照皇帝的意志修改史书,激怒皇帝,被皇帝寻了一个由头发配边疆。阮棠因为有太子的担保才留了下来。
    想到自己的岳父,太子也只有叹气的份。“可是那之后,你就……”
    怀不上孩子,是两个人的隐痛,太子实在是没法当着她的面说出口。
    倒也不是没有怀过,可是刚查出来不久就会意外流掉,而且那时候皇帝还会出面给太子府里塞美妾。
    后来,太子明白了,父皇绝对不会允许阮棠生出大祁国未来的皇储的。
    皇帝这个人,不会允许自己身边有一丝威胁存在。
    “没关系的,如儿,平儿,念儿会原谅我们的。”太子妃的思绪似乎回到了怀孕的那段时光,那时候太子和她多高兴啊,给每个未出世的孩子都取了名。“殿下,臣妾知道的,臣妾是罪臣之女,没有为您生儿育女的资格。”
    太子怒了,“胡说!”
    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太子妃忍着不让自己掉眼泪,还反过来安慰太子。
    “殿下,臣妾真的没事,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夫君,您对臣妾的好,臣妾都知道的。”
    太子装作对女人没兴趣,迷上了蛐蛐儿,不过是想躲开父皇送过来的女人。
    太子装作玩世不恭,不谙世事,不过是想让皇帝放松警惕,不要再插手他们夫妻之事。
    太子会暗中保护她,会教她宫中生存之道,会尊重她,会体谅她。
    这一些,阮棠都懂,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看着阮棠渐渐变红的眼眶,太子心疼地摸了摸她的脸颊,安慰道:“苦了你了。”
    她的一切苦难,都是嫁给他所致。
    父皇太喜欢控制一切的感觉了,他要把一切都牢牢抓在手中,他不喜欢任何人比他厉害,不喜欢任何人超出他的控制范围。
    所以,他那单纯不问世事的母后,才能一路顺风顺水地坐上皇后。而萧煜的生母,将军之女,性格刚烈,不仅武艺高超,才华更是出众,如此惊艳绝伦之人,自然只能落下被皇帝嫉恨,死后连个封号都没有的下场。
    萧煜和他母妃一样,锋芒太盛,藏都藏不住,所以,萧煜最后只能主动放弃兵权,放弃王爷身份,才能保住一条命。
    不过太子他那糊涂母后做过最不糊涂的事,就是从他出生起就耳提面命地让他一定要听父皇的话,不要和父皇做对,再加上他从小就见惯了母后是怎么在父皇身边依附生存的,他有样学样,也学会了藏起自己的性子。
    如果不是遇到了阮棠,他这一辈子也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了。
    他知道,他的兄弟们一个个都比他优秀太多,三弟善农,四弟善商,六弟善兵,他可以放心地斗蛐蛐儿,小心翼翼地守护好阮棠。
    他知道父皇要的,不是一个比他还出色的儿子,父皇只需要一个不犯大错,胸无大志,却听话任他摆布的太子。
    太子完全活成了皇上想要的样子,所以哪怕太子再吊儿郎当,皇上就算发火,却也不会真正的生气,太子越窝囊,他越安心。
    直到三王爷被赶出朝堂,四王爷被逼游手好闲,而保家卫国的六王爷萧煜,下场也最惨。
    太子却比任何人清楚,大祁错失萧煜这样的良将,是大祁的损失。
    皇帝总想证明自己,想在青史留名,想成为大祁国功勋最卓越的皇帝。可他即便是把那些撰写史书的史官都杀完,也没办法改编他这一生政绩平平的事实。
    随着年岁渐长,孩子们都长大了,一个个越来越优秀,每个人都像是在提醒他,他时间不多了,长江后浪拍前浪,他这个前浪,已经被后浪狠狠地盖过了光芒。
    他太着急,也太自负了,总以为带兵打仗不过尔尔。萧煜当日要走,群臣相劝,万民请命。
    估计那些朝臣和百姓都没想到,他们这样反倒刺激了他们皇帝那脆弱不堪的自尊心。
    自从萧煜走后,皇帝就像是和谁在赌气一般,御驾亲征到处征战,可结果败多胜少,如今不过大半年的光景,竟打了大大小小十余次战役,损兵折将不说,国库已经明显支撑不了多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