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李渊面圣-《隋末霸主》
第(2/3)页
“陛下,准备对李渊动手了吗?”
杨广刚端起酒杯,萧皇后的询问使他沉吟了一下,轻轻放下酒杯叹息道:“朕也还没有决定!”
“陛下,谶语本身就是一种很虚渺的东西,说是姓李,那天下姓李之人没有百万也有十万,而且也未必是官员,天下zào fǎn的乱贼之中也有李姓之人,比如说李弘芝,李子通,或许就是他们,再比如说军中的一些李姓小兵,今天是大隋之兵,说不定他们明年就举旗zào fǎn了,还有一些人,他本身不姓李,但说不定他以后会改姓李。臣妾的意思是,陛下这样过于猜忌,让大臣们人心惶惶,反而会使他们为自己考虑后路,李敏、李浑两家的事就已经震动朝野,满朝文武人人自危,陛下这个时候就应该去安抚他们,去除大臣们的恐惧之心。”
萧瑀之所以请萧皇后劝说,就是因为只有萧皇后才能劝说杨广,杨广虽然不喜欢听劝谏,但也不是绝对,他偶尔也会听听萧皇后的建议。
杨广沉吟不语,萧皇后又继续劝道:“臣妾虽然久居宫中,但也知道天下并不平静,外患未平,这个时候应该维持君臣团结,陛下若一再为一个没有来由的谶语妄杀大臣,造成君臣离心,臣妾以为,这比外患还要严重,内忧外患,陛下,您要三思啊!”
杨广沉默不语,萧皇后也不再多劝,一家人就这样沉默无语地用完了午膳。
杨广回到御房,负手来回踱步,妻子的劝说触动了他,以往听到谶语,他便本能地向着世家门阀身上套,这是因为他骨子里就已经认定世家门阀才是大隋的最大威胁,杀李敏、李浑,虽说与谶语有关,但同时也是他想借机清洗一些门阀世家。
但凡事有利必有憋,他这样杀人,确实容易引起大臣们的自危,杀还是要杀,但不能这样急燥,得慢慢来,等到大臣们都谈忘了李敏、李浑两家的事情后,再找别的更合理的借口杀,只要把杀人的节奏拉得更长更缓一些,就不会再引起大臣们的自危。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太原镇守李渊求见!”
听到李渊这个名字,杨广的嘴角不由地抽搐了一下,这是他要杀的目标之一,他本来是想在这次巡视太原时找借口除掉他的,但此时听了萧皇后的劝说,杨广决定暂时改变主意,现在先利用李渊来安抚大臣们的自危,以后找到更好的借口时再杀李渊。
“宣他进来!”
片刻之后,李渊快步走进御房,双膝跪下,恭恭敬敬地给杨广行磕头大礼,“臣李渊叩见吾皇陛下,愿吾皇陛下万岁万万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