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谣言四起-《素手权臣遮天下》


    第(2/3)页

    两个年轻的俊俏公子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女童,的确有些稀奇。萧何已经不小心看到一些对他们指指点点的人,但她也装作毫不知情,走得愈发大摇大摆了些。

    杜南珠要去茶楼里听说书,他们便一起到了沿着定北河边的一间茶楼里,此处风景也不错,倒是消遣时光的好地方。若是听说书,也要选好地方。这里离渡口也近,不论是从水路旱路,南来北往,进城出城,多会从这附近经过。

    闲来无聊一坐的人也不少。等他们入来,坐定之后,萧何本欲伸手去抱杜南珠。此间座椅偏高,她一个小孩儿坐不稳当。

    谁知这小妮子身子一扭,不给萧何抱,转身她就缩到慕云景的怀里去。

    如此亲疏之别,真让萧何泄气。她只好自嘲地笑道:“在下无甚女人缘。”

    她便省了功夫由得慕云景带着南珠,自己专心听那说书人讲起了故事。这说书人讲的故事倒也有几分有趣,说的是大金国的皇家秘辛。从那帝后恩爱说起,讲到皇长子功勋卓绝,一朝入东宫,册立为太子,十年逾,战事起。太子亲征,中箭负伤返。

    听到一半,萧何微微眯起眼睛,这所谓大金国的秘史,听明白了,乃是借指当朝陈年旧事。明白人自然就会想到那儿去。

    那说书人年纪看来也不过四十多岁,一脸病容,却精神矍铄,双目有神,说话也中气十足,言辞通俗风趣,讲到情节激动时,风声雷声俱下,颇有些感染力。

    在他的故事里,往后的情节发展可谓是峰回路转,太子病危,皇妃勾结朝臣先害死了皇后,又害死了皇帝,接着连太子也一起送了命。皇妃的小儿子被扶上了龙椅,从此妃子摇身一变,成了太后。

    先太子冤魂夜夜长泣,哀国祚不争,悲牝鸡司晨。

    到此处,总算是听出他的几分用心。

    萧何端着茶碗,喝着淡而无味的茶汤,听着指桑骂槐的故事,脸上自始自终挂着淡淡的笑,心道,这皇陵闹鬼之事的确是有人有心所为。

    第二场戏这么快就悄然上演了。

    萧何望向慕云景,显然这个生拉硬凑的故事,也让他忆起往事,眼底几分迷惘,几分怅然。且不说他这个当事人,但凡百姓对宫闱秘史多少都会有些好奇,大抵是这类故事离他们日常生活遥不可及,才多有猜测,情节越是曲折离奇越是吸引人。

    当年朝局变故,一些年长者依然历历在目,被这故事一点拨,自然也能想到别处去了。

    一个故事便能使百姓对皇家生了诸多猜忌,甚至能联想到慕初然的皇位是阴谋夺来的。虽不会有人直言,但谣言便是如此,只要生出与真相相关的点滴联系,便能叫人捕风捉影一般,编织成更多蛛丝马迹,渐渐,所谓谣言亦能在口耳相传之中愈来愈成形,因传播者的力量,将之发展壮大,甚至有朝一日高过事实真相。

    是才有人言可畏一说。

    宫外流言四起,宫内自然也少不了各种传闻。一起皇陵闹鬼,本就是无中生有的事,竟然也硬生生被那幕后之人搬弄出许多荒唐故事来,动摇了天家威信。

    为帝君者最忌惮的便是有人说他这王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当年慕初然被立为太子时,先帝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不能亲政。政务多交于摄政王萧黎、安王段裕,及太子太傅唐清华此三人。

    而当年先帝驾崩之时亦是毫无预兆,慕初然在太子位被推举上龙椅时仍有些懵懂。

    此时,他却不得不下令让京兆府速查,何人在街头茶楼里借古讽今。谁知那说书人却走了,无人再见过他。故事虽然不再传了,但已经听过的人却不在少数。

    是谁埋下一颗种子,带着满满恶意在人们心中,借猜疑与歪曲之势慢慢发芽?

    慕初然心里怀疑的人,隐隐约约地闪过几个名字,却没能让他再去深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