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本来让萧何最觉得难安置的柳璎歌,却是最好说话的,她几乎是兴高采烈地将这婚事让给了姐姐,虽然有些不舍亲姐妹骨肉分离,但自己不用嫁给塞北,半忧半喜。 在萧何的主导之下,他们安排了一系列慎密的计划,来替换新娘。 只要达朵的队伍出了城,离开京畿范围之内,就不怕再有人追查了。不过这件事本来知道的人也不多,也不担心有什么人会来搅局。 两日后,辰时,达朵迎亲队伍从柳府将柳璎歌迎上喜车。 柳夫人在门口哭得凄楚,此时才深知女儿远去之痛。她太过悲伤,以至于柳璎珞都不在了,也没注意到。柳府门口的鞭炮一直响了足足有半个时辰。 迎亲队伍都走远了,那鞭炮声还未停。 柳深明虽未多言,但心里却也不是滋味,毕竟养在膝下十几年的女儿,就这么送给别人了。如今也只能劝自己一句,女大不中留,来稍微宽心了。 两个姨太太望着那阵仗,一个想起自己儿子娶妻纳妾时的光景,一个犯愁自己儿子该如何讨个能帮衬上的媳妇,各怀心事,反倒是出奇地安静了。 迎亲队伍自双花巷出来,过明珠大街,再转到朱雀大道。 负责维护道路秩序的是京兆府衙的人跟礼部的一些人,就在明珠大街上时,他们遇到一对同是嫁娶的队伍。那边也是吹吹打打,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而清道的差役都被挤到一边。 领头的一见这架势不对,怒喝道,“什么人?不知道这是县主出阁的喜事吗?凑什么热闹,还不快让路!”但另外那队人,挑夫、乐师还有跟着花轿边上的丫鬟们,一股脑儿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解释道,说的是某某家的小姐,又是谁谁家的表亲,请官爷开恩,莫误了吉时。 一边有人解释着,一边有人就给为首的那几个差役都塞了沉甸甸的小钱袋。 他们握着手中的钱袋掂量了掂量,这份量着实不轻,一个个嘴上虽没说什么,但脸上的表情明显是已经松了许多,于是乎,大手一挥,放行让他们过去。这些人才赶紧又抬起花轿,朝着相反方向去了。 此时县主的喜车才重新上了道,继续按照原来既定路线向前。 本来是队首的达朵,不放心似的调转了马头,转到后面喜车附近,问了问情况。边上的人照实禀报了,他特意还问了问喜车里的新娘是否安好。里面的人柔声应了一句,达朵才放心地露出一个微笑,重新策马回到队伍前列去了。 那句应声,便是他一剂心安良药。 就在方才,众人堵住喜车时,又有人与护道的差役发生小小争执,花轿上坐的柳璎珞便跟喜车上坐的柳璎歌,悄悄掉了包。 柳璎珞坐上了喜车,便知自己此后要以妹妹璎歌的身份活下去了,虽有些古怪,但若能与心上人相伴一世,她也心甘情愿。而柳璎歌坐在花轿之上,被人送到段衡新置购的别苑里。 这处宅子,连母妃跟妹妹都不知道,他本还没想好这地方要做何用,却被萧何一句话就征用做了柳璎歌安置之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