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焦灼之期-《素手权臣遮天下》


    第(3/3)页

    慕清绾靠着门框,滑坐到地板上,欲哭无泪。

    慕云景正欲去跟慕初然再叙昨日去朝露殿的情形,在甬道上便碰到沈苏杭。

    “豫王殿下请留步。”沈苏杭自后面快速追上来,拦住了慕云景。

    “不知沈大人有何指教?”他回头,欠身对他稍行礼。这沈苏杭为人素来恬淡如水,不染一尘,倒是值得相交之人。故而慕云景一直待他,颇为客气。

    “不敢当,请问殿下昨日奉陛下旨意去朝露殿,可寻回了长乐公主?”沈苏杭如此关注慕清绾的事,倒让慕云景有些意外。难道他对慕清绾存了什么心思,不过这也无妨于慕云景的计划。若他真对慕清绾上了心,于慕云景而言倒是好事,等于握住了沈苏杭的软肋在手。

    若是握住了他这鸿胪寺卿,便等同于看住了大殷半扇国门。他日,大统之争,必有益处。

    慕云景摇头轻叹道,“昨日本王在太后祖母那处碰了个软钉子,本欲与陛下商议对策,却不想因刑部大牢一些意外打断。故才今日一早再去觐见。”

    沈苏杭昨日出宫出得早,倒不知萧何中毒之事,听闻慕云景说起,也惊出一身冷汗。

    果然今日早朝之上,便有人提出萧何此案的种种疑点。一人出声,便有了附和者。一来二去,竟有半数人认为萧何无辜。这半数中又有半数,实则是跟风之辈。

    原先以为萧何铁定会被入罪,但慕初然态度并不明朗,虽将人打入大牢,却未曾下令严审。刑部的审讯手段,一条都未用上,还命了豫王、吏部尚书共同负责审理。

    观望者多是紧跟着慕初然的一动一静,揣摩圣意也成了一门学问。

    眼下,还出了狱中投毒事件,眼瞅着刑部尚书挨了一顿臭骂,连人犯都被带出了大牢之中,由慕初然亲自派人拘在冷宫之中。明眼人还瞧不出来皇上的意思,那不是傻吗?

    而反对一派依然是坚持己见,以证据确凿,咬定萧何所犯下的数条罪状,就连平日里甚少发言的元老方凝瑜都出言,不冷不热地暗指慕初然过于偏袒人犯。几名言官更是不吝辞藻地将科举考场之枉法乱纪,渲染成祸国殃民,有损国祚的逆天之举,若是轻纵了萧何,简直就是天理不容,民怨难平。

    不斩言官是祖上定下来的规矩,不然慕初然早就把这些爱嚼舌根,整天说些刺耳话的文士给推出午门去了。他们偏偏还叫嚣着忠言逆耳,却根本视疑点如无物,唯盯紧了慕初然的一举一动,美其名曰为天子正行,以血荐轩辕。

    慕初然坐在龙椅之下,微微眯起眼睛,望着众臣百态,心里暗想,是他最近太过仁慈了,才让朝中这互相结党营私的风气又逐渐冒了头,看来有必要借此事再行打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