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老皇帝的心思-《庶门》


    第(2/3)页

    “回皇上,臣与昱王相处ri久,昱王虽偶有顽劣,但贵在心诚。若做大事,能力或尚有不如。”

    话不好说也就照实说,只要不是褒扬或贬损的特别严重,皇帝这个当父亲的也都能听的进去。毕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老师的问话,询问意见的成分居多。

    老皇帝点头道:“说起来昱王也是朕的嫡子,在外这些年,他吃过的苦头也不少,没有先生在旁教导xing子也是顽劣,还请文严多多提点他。”

    难得皇帝看得起,刘愈要表现出诚惶诚恐的神se道:“臣当竭尽所能。”

    要说皇帝不会突然来询问他关于苏彦的事,韩升也没必要以这件事来提醒他注意,刘愈心说皇帝的话应该有后文。

    果然,皇帝顿了顿,又问道:“不知文严对楚王有几分了解?”

    不问别人,专问楚王,刘愈心中还是很纠结的,之所以纠结,是因他本就对那些未知的人表现出一种敬而远之的敌意,而恰恰七皇子苏哲为人深沉,又是老皇帝中意的继位人选。这话要是说的不好,后果严重。

    后果两条,一是失去信任,二是会在苏哲登基后遭来报复。

    “回皇上,臣与楚王并无交往,只知楚王为人忠厚低调,不常与外臣有来往。其它……”刘愈想了想措辞,不了解就应该少评论,“臣实在不清楚。”

    难得老皇帝听完微笑着点了点头,对他的说法表示了赞同。

    刘愈稍松口气,他明白之所以苏哲会成为继位的最佳人选,就因为其人隐忍,又没有强势的外戚。这样的人一旦得权,在敌强我弱时能忍受的住弱势被打压,一旦有机会,爆发起来的能量也是很恐怖的。总之楚王是诸储位人选中,xing格最适合与淮王相斗的。

    其余的皇子公主太偏重耍弄yin谋手段,容易受来外因素的干扰,苏碧强势,苏壬自负而苏亦懦弱喜欢玩小聪明,都容易为淮王所乘。至于苏彦,现下根本没机会列入储君的备选行列。

    老皇帝正se道:“文严你也知,现下关中几十年不得一遇的旱灾,关中各粮仓吃紧,眼看夏粮无收,百姓将流离失所。朕将派几个王还有公主到山东与淮西一代纳粮……”
    第(2/3)页